-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晚上睡觉身体频繁抽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缺钙、脑部疾病、神经病变、精神心理因素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9-03-04 15:47
1.生理性因素:人在睡眠中,有时大脑神经会发出一些错误信号,导致肌肉突然抽搐,这通常是偶尔发生且不剧烈的正常生理现象。
2.缺钙:钙离子对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当血钙水平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痉挛抽搐。
3.脑部疾病:如癫痫、脑部肿瘤等,可能影响大脑对肌肉的正常控制,导致抽搐。
4.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发生炎症、损伤等病变时,也可能引起肌肉抽搐。
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睡眠时身体抽搐。
6.其他因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代谢紊乱等也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如果晚上睡觉身体抽搐频繁且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检测、脑电图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减少抽搐的发生。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