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娟 主治医师
北京丰台广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其他
儿科
-
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称Barrett食管,又称巴雷特食管。普遍认为是获得性,并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其症状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并发症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及反胃。
2014-04-18 09: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远端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学现象,又称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因为首先是由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DormanBarrett提出,所以后来这种病变即以他的名字命名.BE在欧洲和北美常见,亚洲人和黑人少见.西方国家食管腺癌比鳞癌更常见,在西欧近30年来,食管腺癌发病率上升了8倍,上升率超过任何一种实体肿瘤.在亚洲食管腺癌也有上升的趋势.BE患者中每年大约有0.5%发展为腺癌,因为观察到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BE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Barrett食管病理特征Barrett食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胃食管反流破坏了正常的鳞状上皮之后,导致对消化液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化生性柱状上皮形成的一种病理过程.在这一病变的基础上,经常发生消化性溃疡,食管狭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直至腺癌.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是,食管黏膜中有柱状上皮存在即可诊断.诊断的准确与否有赖于内镜下取材部位的确定,通常是在食管下括约肌以上出现胃型或肠型上皮而确定诊断.Barrett食管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含有类似于胃,肠(小肠和大肠)的不同类型的上皮细胞,构成了表面上皮成分和其下方的黏膜腺体成分.胃型上皮为柱状上皮和胃贲门黏液腺或胃底腺;肠型上皮为吸收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潘氏(PanethCell)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等.这种病变可形成完整的黏膜层,形似完全的胃黏膜结构或具有绒毛和乳头状增生的肠黏膜.
2014-04-20 19:4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