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韩兴涛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病区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
2014-01-06 12:4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AFP,它的中文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为"甲胎蛋白".AFP是与大家所熟悉的丙种球蛋白,前蛋白一样,是一种衡量肝脏肿瘤免疫功能强弱的糖蛋白.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只有极其微量的AFP存在.
2、AFP病例又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是指将所有15岁以下急性发生的肢体(或腹肌、颈肌)肌肉进行性弛缓性麻痹瘫痪病例称为AFP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4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