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秀芹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
酒糟鼻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感染、饮食不当、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2-05-29 07:26
1.血管舒缩神经失调:血管异常扩张和收缩,影响鼻部皮肤血液供应。
2.毛囊虫感染:毛囊虫寄生在毛囊皮脂腺内,引发炎症。
3.饮食不当:长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刺激皮肤。
4.精神因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内分泌紊乱。
5.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因遗传易患酒糟鼻。
酒糟鼻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如有需要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春霞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酒糟鼻需要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平时经常用温水肥皂洗涤。禁止在鼻子病变区抓、搔、剥及、挤压。禁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先用温水洗脸,洗后用干毛巾吸干水迹然后外用硫磺软膏涂抹。
2012-05-29 08: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崇训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酒糟鼻是因为体内毒素淤积(肺和胃火盛)造成的,之所以最终形成痼疾,多由于患者心急求成,盲目用药,最终导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个人建议应当遵循在提高自身免疫抵抗机能的前提条件下,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多喝水,多吃水果,配合针对性中成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这样才可以达到彻底痊愈,如需咨询请点击我的医生详情
2012-05-29 10:2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凤英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三级
超声科
-
中医认为酒糟鼻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邪热瘀结于鼻所致.患者应及时治疗胃肠疾病,妥善处理局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病灶. 意见建议: 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性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他命b6,维他命b2及维他命a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也可服用能杀死蠕形螨虫的灭滴灵药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2012-05-29 14:4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魏林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四病房
-
酒渣鼻中医治疗方法
2012-05-29 16:28
(1)红斑期:法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方用凉血四物汤加减,外用颠倒散水调敷。
(2)丘疹脓疱期:伴有口渴喜冷饮、多食善饥、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滑,属肺胃炽热,可用茵陈五苓散或黄连解毒汤;热甚者加白花舌蛇草、生石膏、栀子等,脓疱重者加野菊花、蒲公英等。外用蛤粉膏、黄连膏。
(3)鼻赘期:方用凉血四物汤加夏枯草、连翘、鬼箭羽;如风盛者服用防风通圣丸,血淤明显可用大黄蟅虫丸、小活络丹等。
外用红香膏、黑色拔毒膏等贴敷。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酒齄鼻? 酒齄鼻是一种发生于鼻、面中部,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因鼻色紫红如酒渣而得名。中医文献中又名“酒齄”、“赤鼻”。俗称“红鼻头”、“糟鼻子”。本病的特点是鼻及面中部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可形成鼻赘。多发牛于中年人,男女均发病,尤以女性多见,而鼻赘期皮损男性多她。《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记载:“酒齄候,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齄,赤疱匝匝然也。”本病西医称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