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邓跃飞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小脑幕内侧脂肪瘤是一种发生在小脑幕内侧的良性肿瘤。其应对策略取决于肿瘤大小、症状等多种因素。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健康,建议及时就医。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01-01 18:31
1.疾病原理:小脑幕内侧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2.症状表现:较小的肿瘤通常无症状,较大的可能引起头晕、头痛、乏力、精神差等。
3.检查方法:常通过头颅CT、MRI等检查发现。
4.治疗选择:肿瘤较小时,可先观察;若较大并产生症状,多采用手术切除。
5.药物辅助:如出现疼痛等症状,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但需遵医嘱。
总之,对于小脑幕内侧脂肪瘤,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定期复查,关注病情变化。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一般治疗治疗低温症的直接损害和并发症。①吸氧及辅助呼吸:患者呼吸道应维持通畅,持续充分吸氧,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在控制中心静脉压条件下进行扩容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温症时低血钾的心电图特征往往模糊不清,可能突然引起室颤,应立即纠治。③抗生素:对于昏迷的低温症患者,往往已有隐性感染故先给广谱抗生素治疗72h,待血培养结果报告后再作适当调整④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目前许多学者已不主张常规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因低温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而且其利用减少。甲状腺素治疗也仅限于低温症来自黏液水肿者,且其用量宜小剂量过大有促发心肌梗死之虑低温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大多可随复温而恢复,而且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重碳酸盐、胰岛素等在体温低下时其效应亦降低但当复温后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并发症。⑤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对复温作出迅速的反应者,宜用利多卡因治疗。洋地黄制剂仅在出现心力衰竭时应用在低温时,电击和起搏效果均较差当复温中如果发生危险的心律失常应予相应的治疗所有的静脉内输液均加温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体温。死亡常是由于心脏停搏或心窒颤动所致,每次出现心脏事件的体温是不一样的,但体温<
29.4℃,死亡危险性很高,特别是原有心脏病的患者,低温患者的搬动或过度刺激可激发心律失常,故操作时应特别小心。患者的体温显著过低者,复温中的复苏应积极,持久,直到体温上升到至少35.8℃,心肺复苏完全失败之前不要轻率地宣布患者已经死亡。此外,对于各种引起低温症的基础疾病应予积极治疗。
2.复温方法低温症患者的复温方法见表1,对低温患者施以何种复温方法为好,仍有争论。
健康年轻人因淹溺于冷水中或暴露于寒冷环境所致的原发性意外性低温症,可用标准的快速体外复温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方法不适应于老年患者,因其常能诱发心律失常循环虚脱、致死性低血压以及体内温度续降等危险。而且,目前认识到积极的体内加温法亦有致体内温度续降之弊端。所以老年患者通常适用于保守复温法,即将患者移至室温25℃左右的病房内,身体盖以干洁衣被或毛毯使其体温慢慢回升0.5~0.81℃/h,用这种方法即使患者体内温度<28℃也常可奏效,如果达不到上述复温速度,则提示可能为继发性低温症。可是,如果患者处于寒冷环境的时间已久,这种保守的缓慢复温方法可能使机体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改变。所以,Exton-Smith推荐表2所列综合治疗方法,作为大多数意外性低温症患者的处理方法,可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实施。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在健康状态时,如饮食正常,衣着适宜,人体的体温一般是比较恒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于36.2000℃~37.3000℃),而不因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但人体正常体温并不是指某一具体温度,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如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在36.7℃~37.7℃之间(而37.19℃仅是一个平均值),腋窝温度范围在36.0℃~37.4℃,直肠温度范围在36.9℃~37.9℃。人体的体温虽然比较恒定,但人类个体之间的体温有一定的差异,少数人的标准体温可低于36.2℃,也可高于37.3℃。即使同一人体温在一日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昼夜间体温的波动可达1℃左右。?
2015-11-14 11:0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治疗治疗低温症的直接损害和并发症。①吸氧及辅助呼吸:患者呼吸道应维持通畅,持续充分吸氧,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②维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在控制中心静脉压条件下进行扩容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低温症时低血钾的心电图特征往往模糊不清,可能突然引起室颤,应立即纠治。③抗生素:对于昏迷的低温症患者,往往已有隐性感染故先给广谱抗生素治疗72h,待血培养结果报告后再作适当调整④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目前许多学者已不主张常规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因低温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而且其利用减少。甲状腺素治疗也仅限于低温症来自黏液水肿者,且其用量宜小剂量过大有促发心肌梗死之虑低温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大多可随复温而恢复,而且某些药物如阿托品、重碳酸盐、胰岛素等在体温低下时其效应亦降低但当复温后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并发症。⑤心肺复苏:室性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对复温作出迅速的反应者,宜用利多卡因治疗。洋地黄制剂仅在出现心力衰竭时应用在低温时,电击和起搏效果均较差当复温中如果发生危险的心律失常应予相应的治疗所有的静脉内输液均加温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体温。死亡常是由于心脏停搏或心窒颤动所致,每次出现心脏事件的体温是不一样的,但体温<29.4℃,死亡危险性很高,特别是原有心脏病的患者,低温患者的搬动或过度刺激可激发心律失常,故操作时应特别小心。患者的体温显著过低者,复温中的复苏应积极,持久,直到体温上升到至少35.8℃,心肺复苏完全失败之前不要轻率地宣布患者已经死亡。此外,对于各种引起低温症的基础疾病应予积极治疗。
2015-11-14 13:2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