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怎么治疗啊?
患者女,今年年12岁,5~6岁时发病,眨眼,清嗓。曾在当地医院看过儿童专家门诊。诊断为抽动症。吃过常见的西药,但是,副作用大,老想睡觉,眼睛模糊。其间,也发过几次,吃西药后好转。近2月以来,又开始眨眼。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娟 主治医师
北京丰台广济中西医结合医院
其他
儿科
-
儿童抽动症是指一种不随意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伴发声的心理行为障碍。各种形式的抽动均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情绪不稳重激动下加重,在睡眠时减轻或消失。平时要避免对任何不良习惯的模仿,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儿童产生焦虑等不良情况。
2019-01-05 10: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患儿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障碍,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和情绪改变,因而更加重患儿心理困扰和妨碍社会适应。
2016-03-04 06: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轻度的抽动症状可通过环境调整,消除引起儿童紧张、疲劳的外界直按应激源而逐渐得到缓解。症状较重时需采用心理、教育治疗和药物治疗。有一种称为“逆习惯性行为模仿”的治疗方法,对矫治抽动症有一定疗效。具体做法是:在患儿出现抽动动作时,矫治者当即提供一个相反的动作,要患儿跟着模仿,模仿正确时便给予表扬,予以强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抽动症状可逐渐消除。在教育措施上,家长和教师对抽动症儿童不要给予过多关注,或提出过急、过分的矫治要求,当然,更不宜对这类儿童严厉批评。要引导抽动症儿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其他健康、优秀的学生看齐,通过积极模仿和正面鼓励进行矫治。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对治疗抽动症有明显疗效,但必须是在抽动症状较严重时才可服用,且应接受医生的指导,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2016-03-04 06: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包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饮食治疗,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等,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不是单纯用哪一种方法就能起到作用的。
2016-03-04 1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