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天山 主任中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宫寒患者进行艾灸时,可选择的部位通常有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等。 1.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具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等作用,对改善宫寒症状有帮助。 2.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有助于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3.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可温中散寒,增强人体阳气。 4.命门穴:位于腰部,艾灸命门穴能补肾壮阳,对宫寒引起的腰膝酸软等有缓解作用。 5.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身体抵抗力。 宫寒患者通过艾灸上述穴位,有助于改善症状,但艾灸时应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同时,宫寒患者还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1-28 11: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患者你好,宫寒是指女性的子宫中的寒气比较偏盛,艾灸可以直达子宫肌层,起到散除其中寒气的作用。一,最好的部位就是艾灸小腹部,小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艾灸了以后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子宫功能恢复、散除寒气的作用。二,可以艾灸腰部的穴位,比如命门穴、肾俞穴,艾灸命门穴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肾固本的作用,可以辅助肾脏的阳气,促进子宫的寒气的排出。所以艾灸可以很好的散出子宫寒气。祝您健康。
2024-11-28 14:5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