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天山 主任中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正常情况下,尿的酸碱度(pH 值)通常在 4.6 至 8.0 之间。影响尿 pH 值的因素众多,如饮食结构、药物使用、疾病状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以及生理活动等。 1.饮食结构:摄入较多肉类、蛋类等酸性食物,尿液可能偏酸;而摄入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较多时,尿液可能偏碱。 2.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维生素 C 等可能使尿液酸化;而碳酸氢钠等药物则可能使尿液碱化。 3.疾病状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通常偏酸;而肾小管酸中毒时,尿液可能偏碱。 4.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呼吸系统和肾脏共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当调节功能异常时,尿 pH 值会发生变化。 5.生理活动:剧烈运动后,体内产生较多酸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尿液暂时偏酸。 总之,尿的酸碱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指标,其数值能反映身体的某些生理和病理状态。如果尿 pH 值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或调整。
2024-11-28 11: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如果说尿液比较正常,多呈现中性、弱酸性、弱碱性,异常情况考虑疾病存在。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平常饮食条件下,尿pH值为4.6~8.0,平均为6.0,即正常尿液呈现弱酸性。如果尿的酸碱度比较低,考虑糖尿病、痛风等异常情况,最好尽快就诊并检查。
2024-11-29 01:0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