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天山 主任中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疾病、药物、饮食、生活方式等。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先天缺乏,从而影响凝血酶原时间。 2.疾病:如肝脏疾病,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 K 缺乏症也会影响凝血功能。 3.药物:常见的有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会干扰凝血过程,影响凝血酶原时间。 4.饮食:长期大量摄入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可能影响抗凝药物的效果,进而影响凝血酶原时间。 5.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凝血功能。 总之,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如果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2024-11-27 19: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据你对问题的描述,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兔脑渗出液)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正常值为12-14秒(PT时间有争议,有不同的定值规定,大约在11---16秒之间。
2024-11-28 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