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梁天山 主任中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血小板和血小板压积偏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感染、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等。 1.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饱餐后、妊娠等,可导致血小板和血小板压积暂时偏高,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休息或分娩后可恢复正常。 2. 感染:如肺炎、胆囊炎等炎症感染,会刺激骨髓造血,使血小板增多。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3. 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治疗常使用羟基脲、干扰素等。 4.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可使血小板生成增加。治疗肿瘤的同时监测血小板,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5. 脾切除术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会出现血小板和血小板压积偏高。通常随时间推移可逐渐恢复。 血小板和血小板压积偏高的原因多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4-11-27 19: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如果血常规检查如果发现血小板计数升高、血小板压积偏高的话,可能是血脂粘稠引起的,这两个数值如果是轻度升高,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肉类和动物脂肪等食物,降低血脂,减少血液粘稠度,预防引起静脉或者动脉血栓。
2024-11-28 0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