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苏正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脑外科
-
脊髓空洞是一种脊髓慢性、进行性病变。多始于颈髓,可累及延髓,导致神经组织退变消失。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情。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3-11-01 14:33
1.疾病原理:脊髓空洞是脊髓内形成异常的空腔,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脊髓损伤等引起。
2.症状表现:常有感觉障碍,如痛温觉减退;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
3.检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明确空洞位置和范围。
4.治疗方式:轻症可先保守治疗,如服用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遵医嘱);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5.日常注意:避免劳累和受伤,适度锻炼。
6.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脊髓空洞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可选择性作手术治疗,如椎板切除减压,脊髓空洞与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枕骨大孔减压,第四脑室出口矫治术等.由于一般保守治疗不能够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由于颈枕交界部失去了脑脊液的缓冲作用,颈部的不经意受伤,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肢体瘫痪,呼吸骤停甚至死亡.因此手术是治疗脊髓空洞的重要手段.脊髓空洞常常是相关原发性疾病的继发表现形式,正确的治疗原发病后脊髓空洞就会自行消失.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行颅颈交界区的骨性和膜性减压,矫治畸形,防止病情继续发展或恶化;另一部分是空洞分流术,即作空洞造瘘或置管分流,解除空洞对脊髓的压迫以缓解症状或防止病情进展.通常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的脊髓空洞症都要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根据情况选择.通常情况下我们要首先解除患者的病因,首次手术一般情况下不行空洞分流,因为多数患者在解除病因后空洞会自行消失.空洞分流作为解决患者疾患的进一步方案.目前应用微创小切口(长约4-6厘米),应用微创器械,小骨窗(2X3厘米大小)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创手术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大手术,微创手术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完成硬脑膜内的各种操作,如分离小脑扁桃体与脑干之间的粘连,解除第四脑室中间孔的梗阻,手术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是很少出现生命危险.空洞分流术:通常指在空洞较明显的部位将空洞切开,使之与蛛网膜下腔或胸腔相通.通常应用“T”型管行空洞-胸腔分流,这种分流能够保持一定的脑脊液势能梯度,较好的完成了空洞分流.这种分流能够较好的避免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所致的粘连梗阻,进而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2013-11-03 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