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万里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内科
-
1、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
值得一提的是,胃癌术后短期内极易发生复发转移,因此,术后护理很重要。作为辅助治疗,可以选择红参、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中药或提取物,有助于术后恢复,防止复发转移。同时建议多吃香菇、西红柿、甲鱼、芦笋等具有抗癌作用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目前胃癌临床分期多采用TNM分期,对于患者来说一般不似TNM分期这么精确,最普遍的是以癌症是否侵袭到胃壁肌肉为分界,只将胃癌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其中晚期,也经常被称为胃癌转移,早期是局部病变,采用以手术这种局部治疗手段基本可以治愈,胃癌转移后由于涉及脏器较广,已经不是局部治疗一种方法所能治疗的,需要多学科中西医综合治疗.一,胃癌转移的姑息性切除手术胃癌姑息性切除手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此后很多报道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和术后生存质量.但直至目前为止,仍有几乎相同数目的学者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利益.我国晚期胃癌病人比例较高,目前存在胃癌的手术治疗过度之嫌.胃癌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要根据个体情况做如下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是不必要的;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是必要的.对于肿瘤切除是否更有利于术后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已有研究证实单纯化疗与中医治疗治疗对晚期肿瘤的有效性,而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可能不利于化疗与中医药的进行.二,胃癌转移的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脾胃气虚贯穿于胃癌整个过程.而肾主藏五脏之精气,补虚当补肾.目前已经证明脾虚证为胃癌的主要证型,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三,胃癌转移的化疗与中医药结合化学药物对于较大的原发肿瘤控制率不但不佳,还可能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所以也不能独当一面地根治胃癌.同时由于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传统的FAM方案虽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但临床上发现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无积极影响.相比化疗而言,中医药近期疗效较低,但远期疗效较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报道用中医中药配合化学药物治疗胃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4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白血球下降者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免疫学检查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体重也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中药补益肝肾之品在配合化学药物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扶正解毒作用,对于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亦有价值.化疗药物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同时也损伤祖国医学中的肝,肾二脏,使用补益肝肾之品,正好能赶到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上能得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乃是祖国医学独到之处.四,胃癌基本不采用放射治疗的原因胃和其四周的器官(如肝,肾,脾,和小肠等)对放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肿瘤在接受照射的期间,正常组织也可能被严重破坏;利弊的衡量下既然没有相当的好处,一般避免用之.在其它以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所进行的癌症医疗研究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以前,胃癌的治疗还得依靠西医手术,化疗与中医药治疗法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精益求精,以谋求病人存活率的提高.
2013-09-07 10:5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