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跃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一科
-
28岁女性患乙肝多年,病情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毒载量、肝功能状况、肝脏纤维化程度、家族病史以及自身免疫状态。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2013-06-05 15:09
1.病毒载量:高水平病毒载量可能提示病情较严重。
2.肝功能: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异常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
3.肝脏纤维化:通过肝纤维化四项或肝脏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重则病情严重。
4.家族病史:有乙肝相关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者,病情可能更易进展。
5.自身免疫: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病情发展。
综合上述因素,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乙型肝炎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病程日久,迁延难愈者,常常累及于肾,这是因为在生理上,肝属木而主疏泄,肾属水而主藏精,两者相互依存,而为水木相生关系。病则肝气疏泄失常,首当其冲。疏泄不及,则肾之气化失职,而为之壅滞;疏泄太过,则子盗母气,或为肝实肾虚,或为肝肾俱虚,各随其病程而见。又因乙葵同源关系,肾水涵养肝木,荣则俱荣,枯则俱枯,有肝病在先,木郁化火,或本来肝火趾盛,以致肝之阴血亏乏,必下汲真阴,则肾水随之虚弱。有素来肾阴不足之体,但逢木火之旺,必少滋荣,均属水不涵木之状态。乙型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在疾病后期,病变深沉,正气较虚,抗邪无力,可出现正邪相博或正不胜邪的局面,肝经证候,前已论及,而肾虚者多见面色晦暗,黧黑,齿衄而不肿痛或牙齿摇,脱发,腰酸困痛,下肢浮肿,小便夜多昼少等。病者肋痛乃阴亏而肝络失和所致,肝肾俱亏,“作强不能”,故精神疲倦,肝开窍于目,阴不上承,故眼目干涩,其头昏、耳鸣(耳聋)、面赤者,一律肾阴不足,无以上充髓海,再者肝风有上僭之势。水亏火旺,烦扰不宁,则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其制法有扶正与祛邪同施,肾水与肝木兼治,清化与温润互用,滋补不忘排“毒”,养正须防恋邪,补益阴阳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各依病情,相机而投。处方配伍尤须注意,其病邪未除者慎补,盖湿热疫毒,粘滞难去,当毒盛时尤慎补法,慢性乙性肝炎虽旧病多虚,但大多数虚实相兼,与纯虚者有别。虽可补而不宜漫投补法,故于补中透邪,须时时注意。补分阴阳,补阴不宜过于滞腻,补阳不宜过于刚燥。解毒须分性质,属湿热者,法为清泄清化,以展气机;属燥热者,苦寒直折,兼顾阴液;湿盛热微者,淡渗而佐芳香,湿邪得法,则热势必孤;湿与寒合者,或温化寒湿,或化湿助阳。一贯煎合四物汤加味生地15克、沙参15克、枸杞15克、麦冬10克、当归12克、川楝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鳖甲20克(先煎)、丹参15克、郁金10克、茜草10克。本方适应慢性乙性肝炎,肝肾阴虚而兼淤血者,见两肋时时灼痛,夜间为甚,头目眩晕,久视昏暗,耳鸣,口干口苦,咽燥,面色黧黑,腰酸膝软,体倦无力,五心烦热,少寐易惊,潮热盗汗,骨蒸劳热,鼻衄,齿龈常出血,皮肤有淤点,皮肤枯燥,形体消瘦,食欲欠佳,精神萎靡,大便秘结,舌质暗红或微紫,少津、边有淤斑或淤点,苔薄黄腻,脉细数或细涩,肝脾肿大,手可触及,肝质地硬,或有蜘蛛痣、朱沙掌。肋痛腹胀加柴胡10克,香附10克、山楂10克、以疏肝理气;ALT升高加五味子10克降酶;呆纳食少加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消食助运;肋痛甚加延胡索10克、白芍30克以柔肝化淤止痛;口干舌燥甚加黄精10克、石斛10克以滋阴生津;大便干燥加柏子仁10克润肠通便;失眠加五味子12克、酸枣仁12克以安阴养神。因肝阴亏损日久,血行不畅,常伴血淤。若出现五心烦热,头目眩晕,久视昏暗,口干口苦,咽燥,为肝肾阴液不足,虚火上炎之象,鼻衄,齿衄,蜘蛛痣、朱沙掌,舌质暗红或微紫,边有淤斑或淤点等为血淤络损之证。方中生地滋养阴血为主;枸杞子养肝肾之阴;沙参、麦冬养肺胃之阴;促使胃液充,肺阴足,金水相生,滋水涵木;当归养肝活血;赤芍、郁金、丹参、茜草凉血活血;川芎辛散行血;鳖甲滋肾养肝,搜剔血络,软坚散结,,为治疗阴伤要药;川楝子苦寒清热,行气止痛,与养阴药同用,则行气而无耗伤之弊,与活血药为伍,则增强活血化淤之力。因淤血有轻重,故选药有和血、活血、破血之别。和血者如香附、当归之内;活血者如丹参、郁金之内;破血者如红化、三棱、莪术等;又,阴伤固宜补益,而用药有滋补、平补、双补(阴阳)之别。滋补者如熟地、阿胶之内;平补者如女贞子、旱莲草之内;双补者如山茱萸、枸杞等;慢性活动性肝炎地治疗重点在于滋养肝肾,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相生。多年来体会,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来说,有一份阴存在,便有一份生机。阴亏发展快者易致耗血动血,阳损发展慢,多发水肿水臌。因此,在治疗全过程中更应随时注意滋阴、养阴、护阴、存阴。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乙性肝炎地全部病机如果可以用“湿热毒邪残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者14个子来概括地话,那么,前7子应以“湿”为重点,后7子应以“肾”为重点。解决好湿困和阴虚的矛盾。做到“利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治疗慢性乙性肝炎应立足于扶正,而以祛邪为辅,扶正又以肾阴为本,祛邪则应化湿为先。
2013-06-07 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