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航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
被艾滋病针扎后存在感染风险,但风险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针具携带病毒量、扎入深度、个人免疫力、处理及时性、病毒活性等。检测的准确性也与检测时间和方法有关。
2012-09-02 12:30
1. 针具携带病毒量:若针具上病毒量多,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反之则低。
2. 扎入深度:越深越易接触血液和组织,感染可能性增大。
3. 个人免疫力:免疫力强的人可能抵抗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4. 处理及时性:被扎后及时处理伤口,如冲洗、消毒,能减少感染几率。
5. 病毒活性:病毒活性低时,感染风险相对较小。
6. 检测时间:在窗口期内检测可能不准确,一般建议高危行为后 4-6 周检测。
7. 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方法准确性有差异,如核酸检测准确性较高。
总之,被艾滋病针扎后应尽快处理并寻求专业帮助,按规定时间和方法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根据医学研究得出结果,艾滋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等,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2012-09-05 0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