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增胜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本病又称作渗出性中耳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管腔急性阻塞致中耳,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积液。临床表现主要为耳闷、耳鸣、耳聋、鼓膜内陷。临床表现1.耳内有异物堵闷感。2.听力减退:听力减退伴自听增强。3.耳鸣:程度、性质不一、以低单调耳鸣为主。4.鼓膜内陷、活动度受限。5.中耳腔积液、可见鼓膜色淡黄、有液平面或水泡、随头位而变动。诊断依据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气压伤、中耳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引起多见于儿童。2.主要症状为耳闷、阻塞感、自声增强、听力减退和耳鸣。3.早期鼓膜内陷、失去光泽,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淡黄色、有液平面或水泡。4.听力验出一般为传导性聋、有时为混合性聋。5.声阻抗验出:声顺偏低,曲线为低峰负压B型。6.鼓膜穿刺可抽出积液。治圃??/b>1.病因医治: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2.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用药原则1.及时查清病因,对病因进行积极医治。2.用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以利咽鼓管通畅。3.局部1%麻黄素、滴鼻、以利咽鼓管通畅。4.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咽鼓管吹张术:适于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鼓膜穿刺抽液,可注入激素药液。鼓膜切开术、渗液稠不易穿刺抽出者。鼓膜放置通气引流管。必要时行乳突和鼓室探查术。
2014-02-01 08: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治疗在方面: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可以选用磺胺及抗生素等消炎.在鼓膜穿孔前,可用2%~5%酚甘油滴耳,一日3次,一次3~4滴;如果耳痛剧烈,鼓膜外凸或穿孔过小,排脓不畅者,可以考虑手术行鼓膜切开.若鼓膜穿孔后,可先用3%硼酸水或3%双氧水洗耳,然后选用一种滴耳药,如2%酚甘油,2.5%氯霉素甘油,1%~2%庆大霉素或1%黄连素液等.同时和1%麻黄素等滴鼻,促使咽鼓管消炎通畅,以利鼓室引流.如流脓停止,鼓膜穿孔已愈合,但听力仍差者,可做咽鼓管间接吹张。
2014-02-05 11:2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克来 医师
曹妃甸区六农场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中耳炎治疗抗生素是特效治疗,建议服用左氧氟沙星胶囊+罗红霉素胶囊治疗,同时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食物的刺激。
2014-02-06 14:0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