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燕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脑病专科
-
全身肌肉抽筋、发麻且下蹲后眩晕可能由电解质失衡、缺钙、低血糖、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引起。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3-11-04 22:30
1.电解质失衡:如钾、钠、钙等缺乏,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可通过饮食补充或药物治疗,如氯化钾缓释片、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2.缺钙: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加。建议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服用碳酸钙D3片、乳酸钙颗粒等。
3.低血糖:能量供应不足。及时补充糖分,如糖果、糖水。
4.神经病变:如神经炎。需明确病因,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
5.心血管疾病:影响血液循环。需进行相关检查,根据病情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全身肌肉常抽筋、发麻,下蹲后易眩晕,造成这些症状的因素较为复杂,有可能是与长时间的过于疲劳造成的,也可能是与电解质不平衡有关,像运动中大量出汗,特别在炎热的气候下,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而盐和肌肉收缩有关,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还有一种可能是寒冷的刺激:可以进行的热敷及按摩。同时也是需要检查清楚三高是否正常,有无贫血的事情。
2013-11-06 16:1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