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跃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一科
-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甲肝通常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型肝炎。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3-05-23 17:56
1.传播途径:甲肝主要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初期症状类似感冒,随后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尿色加深。
3.诊断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抗体确定感染状态。
4.治疗方式:以支持性治疗为主,如休息、营养补充、对症治疗,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5.预防措施: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
甲肝虽具传染性,但及时治疗和预防措施得当,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田彦素 医师
江苏靖江市太和医院
一级甲等
妇科
-
您好,甲肝属于甲肝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通过消化道传播,多见于小孩,成人比较少见,这种疾病可以有黄疸,肝区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通常比较重,但有自愈倾向。
2013-05-28 05:0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较多,尤其以儿童多见。近年来青壮年发病率上升。可散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多因食用或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最为常见。人类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发,5~14岁发病率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