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万里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内科
-
肝炎的预防措施1,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2,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3,防止性传播. 4,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实行分餐制,别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2013-04-02 09: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HBsAg携带者占我国总人口的8—10%。尽管病毒性肝炎流行范围广泛,传染性很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许多人对肝炎预防知识了解甚少,加之许多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措施不利,致使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暴发时有发生。因此,宣传预防知识,做好消毒隔离,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013-04-07 20:55
1.病毒性肝炎的分型及病原学: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均由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为DNA病毒,其余四项均为RNA病毒感染所致。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1.甲肝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无持续病毒携带者。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即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的人,在潜伏期的最后10天至发病后的2周内,粪便中可排出大量病毒。带有病毒的粪便不经妥善消毒处理,可污染水源、蔬菜、食物、用品等。食入污染的食物、水源或与病人密切接触可造成甲肝的暴发流行,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2.2.乙肝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病毒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排出体外,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月经最受重视。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2.2.1.母婴围产期传播。HBsAg携带者的母亲可在孕期经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也可在分娩时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或在分娩后经喂养传播给婴儿,分娩期产程传播途径占绝大多数。
2.2.2.医源性传播。多见于输入乙肝病毒阳性者血液和血制品,也可通过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
2.2.3.性传播和皮肤粘膜破损造成的密切接触传播。
2.2.4.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传播。
2.3.丙肝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临床型、亚临床型病人以及无症状携带者。丙肝的传播途径为血液、血制品、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2.4.丁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慢性丁型肝炎患者以及HDV携带者。其传播途径为血液、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围产期传播。
2.5.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的病人。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主要通过病毒感染的水源、食物以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3.1.家庭中肝炎的预防:家庭中若发现可疑肝炎病人或经体检有病毒携带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如确诊为肝炎者,应住院或按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病人住院后家庭内病人用过的被褥、衣物等,可放在日光下爆晒半小时以上或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84消毒液、SF—消洗灵等)浸泡消毒20分钟后洗涤;病人接触的物体表面也可用上述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滞留1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病人用过的餐具等可煮沸消毒30分钟。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同家密切接触者,均应去医院筛查HBsAg、抗—HBS和抗—HBC后,对阴性者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30—10—10(μg)。甲肝患者同家密切接触者一定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卫生和餐具消毒以及家庭厕所马桶的消毒,并注射甲肝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3.2.公共场所肝炎的预防:集体食堂、饭店、学校、托幼机构等餐饮人员要定期体检,不采购不洁食品,有条件尽量提供一次性卫生餐具。集体单位一旦发现甲肝患者应立即隔离病人,积极进行卫生宣教,并对其所接触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如可疑甲肝爆发,应对密切接触者于7—10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SIG)
(0.02—0.12ml/kg)及甲肝疫苗。
3.3.医院内肝炎的预防:
3.3.1.有条件的医院,甲肝、戊肝应与其他三型肝炎分开收容,做到严格隔离病人,重视污染物品的彻底消毒。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用品等应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或高压灭菌,无保留价值的废弃物应焚烧消毒。
3.3.2.经常接触乙肝病人血液、分泌物等科室的高危医务人员,应筛查HBsAg、抗—HBS和抗—HBC,如三项均为阴性,应视为易感者,应及时物0、1、6月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30—10—10(μg)。如被肝炎病人污染的注射器及锐器刺伤,应立即(当天)和1—2月各注射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3.3.3.对孕妇应常规检查肝功能和HBsAg,在妊娠28—36周有条件应进一步检查HBeAg,如HBsAg或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于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进行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对HbsAg阴性母亲亦应按规定程序
(0、1、6月接种20—10—10μg疫苗)进行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