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启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性原因、血液疾病、骨髓增生异常、药物影响以及其他疾病。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9-05-20 21:29
1.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妊娠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休息或分娩后可恢复。
2.血液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刺激骨髓产生更多大血小板。需要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
3.骨髓增生异常: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可能需要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影响血小板生成,导致比率偏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5.其他疾病: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破坏减少,也可能出现该情况。一般观察即可。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的原因多样,应结合具体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大血小板比率见于临床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是一种血液方面的检查,是指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即12FL或更大的识别值中的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由一种叫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形成的,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很大,它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许许多多小小的血小板。大血小板就是没有被充分裁剪的血小板,正常值为175%-423%。大血小板比率增高,说明血小板形成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细胞系白血病,比如M7型等疾病,需要结合临床情况做骨髓穿刺检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19-05-15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