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燕珍 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耳朵流水可能源于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异物、鼓膜穿孔或过敏性反应等,具体情况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确定。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9-05-18 21:04
1.中耳炎:常见于儿童,感染导致中耳积液,可能伴有发热、耳痛等症状,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治疗。
2.外耳道炎:由细菌或真菌引起,表现为耳道红肿、分泌物增多,治疗常用局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3.耳道异物:如昆虫、异物进入耳道,引起刺激和分泌物,需由医生取出,避免自行尝试以免损伤。
4.鼓膜穿孔:可能由感染、外伤造成,导致液体流出,治疗需依据原因,必要时手术修复。
5.过敏性反应:对特定物质过敏,可能引发耳道分泌物增多,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
耳朵流水的原因多样,需准确诊断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患者您好,你说得这情况可能是中耳炎的原因,得了中耳炎,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可以选用磺胺及抗生素等消炎在鼓膜穿孔前,可用2%~5%酚甘油滴耳;如果耳痛剧烈,鼓膜外凸或穿孔过小,排脓不畅者,可以考虑手术行鼓膜切开若鼓膜穿孔后,可先用3%硼酸水或3%双氧水洗耳,然后选用一种滴耳药,如2%酚甘油,25%氯霉素甘油,1%~2%庆大霉素或1%黄连素液等同时和1%麻黄素等滴鼻,促使咽鼓管消炎通畅,以利鼓室引流如流脓停止,鼓膜穿孔已愈合,但听力仍差者,可做咽鼓管间接吹张平常注意防止受凉和感冒,防止进水等。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2019-05-15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