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永珍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中性粒细胞值不正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若偏离正常范围较小且无症状,可先观察,反之则需重视。严重时可能提示感染、血液疾病等,必要时应就医。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9-06-27 10:59
1.数值轻微波动:若只是轻微偏离正常范围,无明显不适,可能是生理波动,建议3-5天后复查。
2.感染因素:如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应遵医嘱使用。
3.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影响中性粒细胞,治疗以免疫调节为主。
4.血液系统疾病:像白血病等,会使中性粒细胞异常,需要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化疗药物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不正常,必要时需调整用药。
中性粒细胞值不正常需要综合判断,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复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人在饱餐、情绪激动的时候、剧烈运动之后、高温或者严寒的情况,都能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出现偏高的现象。新生儿时期、女性在月经期或者妊娠期的时候,也可以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情况。另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也可见于急性的感染或者炎症,比如阑尾炎的时候中性粒细胞会明显的偏高,另外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时候也会明显的偏高,心肌梗死、严重的烧伤或者外伤的时候,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偏高的现象。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2019-06-21 18:2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定又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个标准差以上,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 ,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