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冲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血小板含量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某些疾病、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等。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06-28 16:12
1.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机制攻击血小板。
2.血液系统疾病:像再生障碍性贫血,影响骨髓造血功能。
3.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可能抑制骨髓造血。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
5.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影响血小板生成。
6.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影响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含量偏低的原因多样,应尽快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骨髓穿刺等,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或其他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血管因创伤而出血时,血小板可止血。风湿免疫病,化疗,放疗都会使血小板减少。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偏低有很多种原因,常见的多与吃药有关系,如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某些抗生素,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发生比例并不高。血小板偏低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如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血小板偏低。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饮食忌口,忌腥辣刺激的食物,最好清淡一些。不要喝酒。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9-06-21 18:22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