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补领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较低人群,尤其是婴幼儿。诱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抗生素过度使用、长期使用激素药物、营养不良以及母亲阴道念珠菌感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9-06-25 17:48
1.口腔卫生不佳:残留的奶渍或食物残渣为念珠菌提供了滋生环境。
2.抗生素过度使用:破坏了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使念珠菌得以过度生长。
3.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
4.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铁、蛋白质等营养素,削弱身体抵抗能力。
5.母亲阴道念珠菌感染:哺乳期间,婴儿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母亲而染病。
预防鹅口疮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无控制地使用激素药物,并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若已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进行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属于真菌感染所致的鹅口疮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最好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针对治疗不会有事的,另外给孩子喂奶后要注意卫生。祝您健康。
2019-06-21 18:2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口疮? 口疮是口腔黏膜、舌局部出现浅表、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溃烂点,以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口疮又名口疡、口疳等。该病名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本病好发于唇、舌、颊、牙龈、硬腭等部位,可单发或多发,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10天左右可痊愈,是一种发病率最高、比较顽固的口腔黏膜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每于进食不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时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类。虚证常易复发,有的病史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西医学所称的复发性口疮、特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阿弗他性溃疡,或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本病相似,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