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洪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存在恶变风险。需重视定期检查,依据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式。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9-12-09 08:04
1.疾病原理:胃息肉的形成与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
2.息肉类型:常见的有腺瘤样息肉和增生样息肉。腺瘤样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高。
3.检查方法:主要依靠胃镜检查明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
4.治疗方式:较小且无恶变倾向的息肉可定期复查;较大或有恶变可能的息肉,可行内镜下切除。
5.药物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减轻炎症。但药物不能消除息肉,需遵医嘱使用。
6.定期复查:治疗后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发现胃息肉后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做好复查。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患者你好,息肉是人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与其组织成分无关。胃息肉,即隆起于胃黏膜上皮的赘生物。胃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可以发生癌变。胃息肉通常在体检中发现,无任何临床表现。但是胃息肉一经发现需进行胃镜活检,确定其成分,炎性息肉仅需内科治疗,腺瘤性息肉需进行手术切除。祝健康。
2019-06-21 1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