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双锋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血小板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感染及药物影响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9-07-01 16:17
1.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
2.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大量血小板在脾内潴留。
4.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可能影响血小板数量。
5.药物影响: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阿司匹林等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导致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低是否严重取决于具体病因和降低程度。发现血小板低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患者好,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在医学上,血小板低被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有很多。病毒的感冒、服用部分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血小板的减少。
2019-06-21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