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颖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科
-
皮下出血点是指皮肤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点,其成因较多,常见的有过敏、感染、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因素。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9-06-29 09:00
1.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后,身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皮下出血点,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2.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感冒、风疹等,可能影响血管功能,出现皮下出血点。
3.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造成皮下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如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等,凝血机制异常可致皮下出血点。
5.血管因素: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易破裂出血,形成皮下出血点。
发现皮下出血点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好,皮下出血点,有可能是过敏性紫癫,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血管受损,使血液从血管内渗到血管外面,出血点的直径大约在3到5毫米,成为紫癲,出现这种现象,一定不要轻视,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的进行对症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2019-06-21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