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松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遗传因素、年龄增长及精神因素等。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9-07-21 15:49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等,都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其血管容易受损,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患病几率相对较高。
4.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弹性降低,易出现血管硬化和狭窄。
5.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易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影响血管健康。
6.其他因素:肥胖、感染、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您好,常见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机体因素、疾病因素和生活因素等。机体因素包括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等;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的影响;生活因素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活动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指心梗和脑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19-07-17 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