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姚坤凤 副主任医师
云浮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情况,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07-19 16:53
1.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肌肉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血管不能闭合而出血。
2.产道损伤:分娩时会阴、阴道或宫颈等部位发生裂伤引起出血。
3.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等导致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自身凝血机制异常,血液不易凝固而出血。
5.其他因素:如子宫内翻、子宫破裂等罕见情况也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诊断和处理,以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其中80%病例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或之后、或前后兼有,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若失血过多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短期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需要注意的是在休克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机制,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均可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需要严密监测。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9-07-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