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聂飚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长期低热指体温持续在37至38度之间,原因众多。常见的有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风湿热、肝炎;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血液系统疾病等。若出现长期低热,应及时就医检查。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9-07-25 09:38
1.感染性疾病:结核是常见的感染性低热病因,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常有咳嗽、盗汗等症状。治疗以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为主。
2.风湿热: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除低热还伴有关节疼痛、环形红斑等。治疗常用阿司匹林等。
3.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可有乏力、食欲不振。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
4.内分泌疾病:甲亢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加快,出现低热、多汗、心悸。治疗可用甲巯咪唑等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由于异常白细胞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导致低热、贫血等。治疗包括化疗、骨髓移植等。
长期低热原因复杂,需综合症状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患者好,低烧的症状,除了表现为低热之外,还可伴有周身不适、流鼻涕、头痛、乏力、厌食,盗汗等症状。低烧的症状,需要根据患者患有不同的疾病,而有其它不同类型的表现。如果患者仅仅是患了感冒,那么就会有感冒的表现,如上述提到的周身不适、流涕、头痛,乏力等症状。如果是患有结核,特别是肺结核的话,那么属于消耗性疾病会有乏力、盗汗外,还会有咳嗽、咳痰,咯血的症状。如果患者患有肿瘤类疾病,还可出现肿瘤性疾病等消耗性症状,如:消瘦、乏力、纳差,厌食等。不同的疾病导致的,低热的症状不同。
2019-07-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