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栋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宝宝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较多。可能是感染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若偏低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请赶快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9-08-04 12:00
1.感染因素: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流感、病毒性肺炎等,可使中性粒细胞偏低。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等,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3.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会影响血细胞的生成。
4.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破坏中性粒细胞。
5.先天性因素:部分宝宝可能存在先天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总之,导致宝宝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多样,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判断。一旦发现,应及时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小儿的抵抗力一般没有成年人的好,所以容易受到病毒的侵犯,如果有感冒或者其他类似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是会降低的,另外,口服抗生素类药物也有可能导致血液内的中性粒细胞降低,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均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所以建议最好再次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看看是不是疾病方面的问题,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19-07-17 15:07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定又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个标准差以上,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 ,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