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双锋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血小板数目偏低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骨髓功能障碍、药物反应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具体情况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诊断。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9-08-03 21:58
1.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可干扰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2.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血小板或其生成细胞。
3.骨髓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影响骨髓造血,减少血小板生成。
4.药物反应:某些抗生素、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奎尼丁等,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增加破坏。
5.遗传性疾病: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先天性因素导致血小板生成异常或寿命缩短。
面对血小板偏低,首要任务是确定具体原因。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对症处理病毒感染、调整或停用引起反应的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艾曲波帕、罗米司亭等。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血小板减少。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需长期监测并管理并发症。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血小板的数量和人的生活环境相关,环境中的污染物比较多的地方,某些女性的血小板的确偏低,如果没有出血现象,并且凝血时间是正常的,长期检查都是偏低的话,那么可以暂不处理。如果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那么可以暂不处理。也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血液内科就诊。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9-07-17 1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