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顺叶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母乳性黄疸的判断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包括宝宝的症状、胆红素水平、喂养情况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9-08-07 13:28
1.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多在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
2.胆红素值特点: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7μmol/L。
3.暂停母乳观察:停止母乳喂养3-5天,黄疸明显减轻。
4.恢复母乳后情况:重新母乳喂养,黄疸不会再度加重。
5.宝宝的一般状况:吃奶好、精神佳、体重增长正常。
综合以上多个方面,可对母乳性黄疸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但最终确诊还需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评估。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好,临床所见到的最多的就是病理性黄疸里边的一种,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里边就是母乳中含有就是抑制,胆红素代谢的物质之后,造成孩子的胆红素的代谢的一个问题,但是这样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任何的东西,迟发的两周之后出现,孩子所有的东西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19-07-25 22:3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