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明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青光眼专科
-
白内障是指眼睛晶状体因各种因素变得混浊,影响视力的一种眼部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老化、遗传、代谢异常、眼部受伤、辐射暴露、中毒以及局部营养障碍等。初期白内障可能无需特殊治疗,后期则需考虑手术。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9-07-26 11:36
1.老化: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失去透明度,是最常见的白内障成因。
2.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使某些人群患白内障的风险增加。
3.代谢异常: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加速白内障形成。
4.眼部受伤:直接伤害晶状体或间接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晶状体混浊。
5.辐射暴露:长期接触紫外线、X射线等辐射,损伤晶状体细胞,引发白内障。
6.中毒: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影响晶状体正常代谢,造成混浊。
7.局部营养障碍: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抗氧化剂,晶状体无法有效抵抗氧化损伤。
针对白内障,早期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营养补充来延缓进展,如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使用含有抗氧化成分的眼药水,如维生素C滴眼液、硫辛酸滴眼液等。当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晶状体是一个透明的结构,它能够将光线准确的聚焦于视网膜,并且通过调节作用,看清远近物体,这些都是在晶状体保持高度透明性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如果任何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因素,引起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我们就叫做白内障。简单的说白内障就是发生在晶状体的疾病,由于晶状体出现混浊,使视力发生障碍的疾病,临床上就称为白内障。患者如果出现白内障,我们要积极的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手术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9-07-25 2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