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减重中心
-
急性肠梗阻要及时应用胃肠减压,观察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要暂禁食水,及时给予灌肠,灌肠后注意观察大便颜色性质量,观察肠梗阻是否通畅。梗阻恢复期间要及时补液,补充水分电解质,防止发生脱水离子紊乱。及时寻找发生肠梗阻的原因,根据病因采取合理治疗方法。
2019-07-27 14: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江丰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肿瘤血管外科
-
你好,急性肠梗阻的病人,首先,应该进行胃肠减压,注意胃肠减压管的护理,保持通畅,避免脱落。同时,应该叮嘱病人离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肠道功能蠕动的恢复。在抗感染,静脉补液,调整内环境稳定的同时,叮嘱病人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也能够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日恢复,并且要监测24小时的出入液体量,以及观察病人排便颜色或者呕吐物的颜色。叮嘱病人睡眠的时候,采取高半卧位,因为肠梗阻的病人,多数情况下会合并有腹腔的渗出液。腹腔的积液引流到盆腔,能够延缓毒素的吸收,也便于引流,减少积液对膈肌的刺激,而导致呼吸不畅。祝您健康。
2019-07-26 10:0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管内容物通过障碍,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临床特征的急性梗阻性疾病。 急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或胆道疾病,居外科急腹症的第二位或第三位。由于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复杂,梗阻类型繁多,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能引起一系列全身病理变化。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其死亡率高达10%左右,是死亡率比较高的急腹症之一。病属中医“关格”、“结胸”、“肠结”等病的范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