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竞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包括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学因素以及药物影响。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9-08-01 21:18
1.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作出反应,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偏低。
2.血液系统疾病:像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影响造血功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攻击细胞,可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4.物理化学因素: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等,损伤骨髓造血功能。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偏低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该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病毒感染以后就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降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这应该是典型的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中性细胞细胞的主要作用就是吞噬病毒或者细菌,如果这个数量减少了,那就会导致这个孩子推迟病毒或者细菌的能力下降,有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感染要给孩子口服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就是口服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可以选择地榆升白片,或者是咖啡酸片。祝您健康。
2019-07-29 16:4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定又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个标准差以上,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 ,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