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建波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月经量少,医学上称为月经过少,可能暗示着多种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减退、子宫内膜病变、营养不良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生理健康,还可能对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9-09-06 15:41
1.内分泌失调:长期月经量少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失衡,如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异常,这会影响正常排卵过程,进而干扰生育能力。
2.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功能低下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表现为月经量减少,严重时可发展为卵巢早衰。
3.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症、粘连或息肉等病变也会导致月经量变少,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子宫内环境不佳,影响受孕。
4.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或过度节食引起的营养缺乏,尤其是铁、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素的不足,会直接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
5.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引起月经量减少。
月经量少不仅可能预示着上述健康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还可能逐渐演变为更严重的疾病,如不孕症。因此,遇到月经量明显减少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确定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以维护生殖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