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冲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均为血液系统疾病,但在发病机制、症状、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9-09-19 12:14
1.发病机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是造血组织中恶性细胞无限制增生。
2.症状表现:再障主要为全血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除贫血、出血外,还常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3.疾病进程:再障进展相对较慢,白血病进展通常较快。
4.检查结果:再障骨髓象多为增生减低,白血病骨髓象可见大量异常原始和幼稚细胞。
5.治疗方法:再障常使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如环孢素、司坦唑醇;白血病多采用化疗、靶向治疗等,如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总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有诸多不同,明确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贫血,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将无原因可查者称为原发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称为继发性再障。据国内统计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约占12%~30%。国外报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综合征和暂时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预后均不同于慢性继发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我国发病不多,每年0.74/10万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万人口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