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胥海斌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身体上热下寒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多因中焦脾胃失调、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等因素所致。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运动、中药调理等。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9-09-19 12:53
1.中焦脾胃失调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胃虚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出现上热下寒。调理重在健脾和胃,可食用山药、薏米等食物。
2.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心肾不交则水火不济,导致上热下寒。可用交泰丸调理,药物包括黄连、肉桂等。
3.肝郁气滞肝郁则气郁化火,气郁又可导致阳气不能下达,出现上热下寒。调理需疏肝理气,可用逍遥丸,包含柴胡、白芍等药。
4.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小米等。
5.运动调理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气血运行,改善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的调理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且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选择。同时,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