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神经性尿频常见于 2 - 11 岁儿童,主要成因包括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心理压力和不良心理刺激、膀胱功能异常、神经调节失衡、环境因素等。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9-09-29 13:15
1. 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儿童大脑皮层对脊髓原发性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差,易受外界影响而紊乱。
2. 心理压力和不良心理刺激:如家庭氛围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神经性尿频。
3. 膀胱功能异常:膀胱肌肉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影响正常排尿。
4. 神经调节失衡: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出现问题,使得排尿反射异常。
5. 环境因素:寒冷、陌生环境等可能刺激孩子排尿。
总之,神经性尿频一般无器质性病变,家长不必过于紧张。若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通过心理疏导、行为训练等方法帮助孩子改善症状。同时,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轻其心理负担。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9按病原体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又称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下尿路感染。可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性泌尿道感染和无症状性菌尿。据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为3%~4.5%,而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男性50岁以前很少发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