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云霞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老年科
-
老年大便失禁是指老年人无法有效控制排便和排气,常见于身体虚弱时,可能伴有便秘或小便失禁,女性较男性多发。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针对性治疗。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9-09-29 13:19
1.原因分析:可能是肛门直肠结构损伤、神经功能障碍、肠道疾病、肌肉无力等。
2.检查项目:包括肛门直肠指检、肠镜、神经功能检查等,以确定具体病因。
3.日常护理: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失禁用品。
4.饮食调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5.康复训练:进行肛门括约肌锻炼等。
6.药物治疗: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改善肠道功能,但需遵医嘱。
老年大便失禁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提高生活质量。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