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老人小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盆底肌肉松弛、药物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等。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9-09-29 13:25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以及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影响大脑对排尿的控制,导致小便失禁。
2.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或者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都可能引起尿失禁。
3.盆底肌肉松弛: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逐渐松弛,对尿道的支撑作用减弱,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镇静催眠药等,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导致尿失禁。
5.精神心理因素:老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也可能出现功能性尿失禁。
6.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等。
总之,老人小便失禁的原因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