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牙根周围囊性低密度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牙龈囊肿、尖周囊肿、牙周膜囊肿、残余囊肿、含牙囊肿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根管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9-09-29 14:16
1. 牙龈囊肿:多因牙龈局部炎症刺激,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囊肿。症状一般较轻,可先进行消炎治疗,如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
2. 尖周囊肿:常由牙髓炎症未得到及时治疗发展而来。一般先进行根管治疗,消除炎症。
3. 牙周膜囊肿:多与牙周膜损伤有关。较小的囊肿可观察,较大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4. 残余囊肿:是拔牙后残留的上皮组织增生形成。通常需要手术去除。
5. 含牙囊肿:多因牙齿发育异常所致。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注意预防感染。
总之,牙根周围囊性低密度灶的病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明确诊断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