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文凤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透析科
-
尿潜血2+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肾炎、全身性疾病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9-12-24 19:58
1.泌尿系感染:多由细菌引起,常有尿痛、尿频等症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如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等。
2.泌尿系结石:结石损伤尿路黏膜导致潜血。小结石可多喝水自行排出,大结石可能需体外碎石或手术。
3.泌尿系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等。明确诊断后多采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
4.肾小球肾炎:免疫因素导致,可出现蛋白尿、浮肿等。治疗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及免疫抑制。
5.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治疗原发病。
尿潜血2+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综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均称为低血糖症。正常人血糖基本稳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围内。低血糖的标准不易界定。在不同的个人(或甚至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临床阶段)都不相同。所以,应该以更具有生理意义的Whipple’s三联征来定义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关的症状;②当时血糖值较低;③以上症状在血糖值同升后会消失。多数低血糖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并与药物相关。非药物相关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其次为胰岛细胞瘤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肝源性或恶性肿瘤所致的低血糖症也不少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