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江广理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咽喉科
-
经常流鼻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有鼻部局部问题、全身性疾病、不良习惯、环境因素和药物影响。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9-12-30 12:48
1.【鼻部局部问题】如鼻炎、鼻息肉、鼻部外伤等,会损伤鼻腔黏膜或血管,导致出血。
2.【全身性疾病】像高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影响凝血功能或血管状态,易引发鼻血。
3.【不良习惯】经常挖鼻、用力擤鼻等,可能损伤鼻黏膜造成出血。
4.【环境因素】空气干燥、高温环境,使鼻腔黏膜干燥,容易破裂出血。
5.【药物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也会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如果经常流鼻血,建议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论何因,凡血液从鼻腔黏膜流出,均称为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鼻出血多为单侧,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用手指压迫鼻翼5~10分钟,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侧静脉曲张症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静脉丛为鼻后部较易出血之处,同时老年人常患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