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晓岚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宝宝睡觉时手脚抽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缺钙、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睡眠环境不适、癫痫、脑部疾病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9-12-11 09:47
1.缺钙: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钙摄入不足易导致抽搐。可通过饮食补充,如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碳酸钙 D3 颗粒等。
2.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幼儿神经系统尚未成熟,可能出现短暂的抽搐,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
3.睡眠环境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等会影响宝宝睡眠,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需保持适宜的睡眠环境。
4.癫痫: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的抽搐发作。需进行脑电图等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5.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肿瘤等,可能压迫神经引起抽搐。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宝宝睡觉时手脚抽搐的原因多样。家长要密切观察,若抽搐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