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秀菊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急性白血病的确诊依据主要包括骨髓穿刺检查发现原始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血液学指标异常,以及伴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此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也对疾病分类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9-12-26 17:18
1.骨髓穿刺检查:发现骨髓中原始细胞超过20%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关键标准。
2.血液学指标:异常升高的白细胞计数,尤其是异常白细胞的比例增加,以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的降低。
3.临床症状:发热、疲乏、出血倾向、易感染等症状提示可能患有急性白血病。
4.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异常如t(8;21)、inv(16)等,有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
5.分子生物学检测:如FLT3、NPM1等基因突变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白血病的确诊需要综合骨髓检查、血液学指标、临床表现以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因造血干/祖细胞于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特征是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在外周血、骨髓、肝、脾、淋巴结及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浸润,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织、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血及继发感染等。小儿白血病中90%以上为急性白血病,老年人急性白血病近年有逐渐增高趋势。且以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为常见,以M5和急淋中L3类型最多。其早期死亡的因素为年龄大于70岁、发病时有DIC、有MDS病史、血红蛋白低于40g/L,外周血原始+早幼细胞高于0.80°国外Johnson等发现其预后差与年龄大、身体一般状态差,原始细胞比例高、血尿素高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