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口腔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慢性刺激、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9-12-04 11:51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是常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
2.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容易引发癌变。
4.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或接触放射性物质,也可能导致口腔癌。
5.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患口腔癌的几率相对较高。
6.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 A、维生素 B 等营养物质,会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
总之,预防口腔癌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及时处理口腔问题。若发现口腔异常,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仅次于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亚洲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则高达40%~50%。口腔癌以男性多见,1950年美国口腔癌男女之比约6:1.近年来下降为2:1.可能与现今美国妇女吸烟人数增加有关。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68~1975年放射治疗368例舌活动部鳞癌,年龄31~60岁占76.9%,男女之比为1.4: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