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彭解人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
耳屎,学名耵聍,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无需频繁清理,因其可通过日常活动自然排出。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需要专业人员介入清理,如分泌性外耳道炎导致耳屎积聚过多,或耳屎影响听力、引发疼痛等症状时。日常生活中,保持耳部卫生,避免水进入耳道,不使用硬物清洁耳道,可有效减少耳屎清理需求。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9-12-25 11:43
1.自然排出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耳屎可通过咀嚼、说话等活动自然排出,无需特别清理。
2.专业清理时机:若患有分泌性外耳道炎,耳屎积聚过多,可能需要每半个月或一个月由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清理。
3.症状触发清理:当耳屎引起听力下降、耳痛或耳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
4.日常卫生习惯:保持耳朵干燥,避免洗澡或游泳时水进入耳道,减少耳屎堆积。
5.避免不当清洁:切勿使用棉签、手指或其他硬物深入耳道清理,以免损伤耳道或推压耳屎至耳道深处。
总体而言,耳屎的清理频率取决于个人具体情况。在无特殊症状下,遵循自然排出机制即可。一旦出现不适或医生建议清理时,应寻求专业帮助,避免自行处理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