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长期低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等导致,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9-12-11 08:26
1.感染性因素:如结核菌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结核菌感染常见于肺结核,除低热外,还可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常有流涕、乏力等表现。细菌感染如慢性肾盂肾炎,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针对感染性疾病,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利巴韦林、阿莫西林等。
2.非感染性因素:包括无菌性炎症、药物热等。无菌性炎症如风湿热,可能有关节疼痛。药物热常因使用某些药物引起,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治疗需停用可疑药物。
3.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起低热。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氨蝶呤、羟氯喹等。
4.恶性肿瘤:某些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早期可能表现为低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5.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代谢亢进可出现低热,还会有心悸、多汗等症状。治疗常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
长期低热原因复杂,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