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小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地排出,其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泌尿系统感染、外伤、神经系统病变、盆底肌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等。如果身体不适,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莫自行用药。
2019-12-24 10:24
1.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敏感度增加,控制排尿能力下降。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同时要多喝水,促进排尿。
2.外伤: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等可能损伤控制排尿的神经和肌肉,引起小便失禁。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可能包括手术修复和康复训练。
3.神经系统病变:像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排尿失控。治疗以营养神经为主,如甲钴胺、维生素 B1、腺苷钴胺等,并配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4.盆底肌功能障碍:多因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等改善。
5.精神心理因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可能引发功能性小便失禁。心理疏导和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
总之,小便失禁的原因多样,需要综合症状、检查结果等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